电话:15992902136
模拟实际环境:通过混合腐蚀性气体(如H₂S、SO₂、NO₂、Cl₂等),复现材料在工业污染、海洋大气等复杂环境中的腐蚀行为。
加速腐蚀评估:在可控条件下加速材料腐蚀过程,预测其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。
质量验证:筛选耐腐蚀材料、优化涂层工艺、验证产品设计可靠性(如电子元件、汽车连接件等)。
气体种类与浓度
常用气体:硫化氢(H₂S)、二氧化硫(SO₂)、二氧化氮(NO₂)、氯气(Cl₂)。
浓度范围:从10ppb(十亿分之一)至25ppm(百万分之二十五),可单独或混合使用。
温湿度控制
温度:15℃~60℃(±2℃精度),常选20℃~50℃区间。
湿度:50%~95% RH(±5%波动),高湿度环境易形成腐蚀性水膜。
试验时长
根据标准或需求设定,通常数小时至数百小时不等,模拟数月到数年的实际腐蚀效果。
试验箱体:耐腐蚀材料(如不锈钢、PVC)制成,确保气密性和温湿度稳定性。
气体供应系统:精确调控气体流量与混合比例,通过气瓶、流量计等实现。
温湿度控制系统:加热器、加湿器及传感器协同工作,维持恒定试验环境。
数据监控:实时记录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浓度及试样腐蚀状态,支持自动化操作。
试样准备:清洁试样表面,去除油污、氧化物等杂质。
环境设定:按标准(如GB/T 2423.51-2020)设定气体比例、温湿度及试验时长。
放置试样:固定于样品架,确保均匀暴露于混合气体中。
启动试验:监测腐蚀过程,记录外观变化(如变色、锈蚀、涂层剥落)。
结果分析:通过重量损失、电性能测试、显微镜观察等手段量化腐蚀程度。
电子行业:PCB、连接器、芯片等元器件的抗腐蚀能力验证。
汽车制造:评估排气系统、传感器、线束等在含硫/氮废气中的耐久性。
材料研发:金属、塑料、复合材料及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对比。
环境工程:研究大气污染对桥梁、管道等基础设施的腐蚀影响。
国际/国内标准:
GB/T 2423.51-2020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Ke: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》
IEC 60068-2-60:2015《环境试验-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》
ISO 16750-4:2010(汽车电子设备气候负荷试验)
行业特定标准:如AEC-Q-102(车用LED器件测试)、DIN 50018(二氧化硫冷凝试验)。
通过混合气体腐蚀试验,企业可提前识别材料缺陷、优化产品设计,降低因腐蚀导致的故障风险,从而提升产品在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及市场竞争力。